启航教育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资料  >>  江苏江西资料

江苏工业学院毕业证样本

江苏工业学院简历

1978年春,在无锡分院创办的同时,江苏省化工厅与常州市委书记何冰皓、副书记章化农洽商,在常州筹办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达成共识。

1978年4月28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正式启用印章。常州市责成化工局和人事局具体承办建立分院事宜,选派原化工学校教务主任潘祖麟负责分院的筹备工作,到南京化工学院接收93名扩招新生名单,由常州化工厂捐献一批桌椅,腾出原托儿所和一幢职工宿舍作为暂时校舍;人事局则从化工、纺工、交通、教育几个系统紧急选调了37名教职工。

1978年5月22日,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召开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的校牌挂上了常化厂大门。

1978年6月12日,常州市委任命李清为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院长,羊淇为副院长。

1978年6月20日,常州市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中共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支部委员会”,由李清任党支部书记,羊淇任副书记。

1978年9月20日,中共常州化工局党组批准中共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支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李清、羊淇、朱素琴、汪振荣、华金海、蒋鉴平六位同志。

1979年5月26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复文无锡市革命委员会,批准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迁址郊区马山,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领导体制,学制四年,在校生规模1200人,毕业生由江苏省统一分配。同年,无锡市马山“五七干校”的所有资产划拨给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撤销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常州分院的在校生并入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

1980年1月7日,中共江苏省委批准成立合并后的中共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委员会,任命施乐尧为党委书记、院长,徐野任副书记,洪奇、金延、李惠进任党委委员、副院长。随后,无锡市委又增派范为霖参加学校领导班子工作。

1980年暑期,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招收第三届新生82人,有机、化机专业各一个班级。12月,分院党委决定成立有机化工系、化工机械系和基础课部,建立有机化工系党支部、化工机械系党支部,撤销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编入所在系党支部。同时建立了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无机、分析、物理电工、力学、仪表、外语、金工机械和制图11个教研室。到1981年上半年,分院党政和教学业务机构基本健全,拥有两系一部17个教研室186名教职工,三届学生439人,实验室8个,藏书3万余册,学术委员会和职称评定办公室也先后建立并开展工作。

1980年12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改名为江苏化工学院,报国务院批准,并从无锡搬迁至常州建设新校址。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在市委党校原址基础上继续扩建。

1981年6月中旬到7月底,无锡分院顺利完成搬迁,移师常州。7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江苏化工学院。 9月10日,省委批准建立中共江苏化工学院委员会,任命施乐尧为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朱永为副院长,徐爱如为副书记兼副院长,徐野为副书记,孙载坚为副院长。

1981年9月17日,“江苏化工学院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隆重举行,省、市领导莅临。当天下午,吴文英副书记代表常州市委在红星剧院举行“江苏化工学院成立联欢大会”。江苏工业学院完成了草创过程,常州人民也终于圆了“大学梦”。

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江苏化工学院成为早期走地方政府与国家部委联合办学新路的高校。

1992年,学校体制转归“中石化” 直属,并更名“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复调整为以江苏省为主、与“中石化”共管的高校。

2001年,江苏省商业技工学校并入。

2002年,学校更名“江苏工业学院”。

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

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常州大学。


江苏工业学院毕业证样本展示

江苏工业学院2010 拷贝.jpg



江苏工业学院院系介绍:
学校院系有: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石油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数理学院、华罗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史良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怀德学院
护理学院、艺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历任校长与学校代码:10292
江苏工业学院 历任校(院)长: ,陈志刚:2003年11月至2009年任江苏工业学院院长,林西平任江苏工业学院院长:高锡祺任江苏石油化工学院院长;朱家果任江苏化工学院院长 。

江苏工业学院毕业证样本
江苏工业学院毕业证样本

江苏工业学院历任校长

江苏工业学院毕业证样本

江苏工业学院毕业证样本

江苏工业学院历任校长

江苏工业学院毕业证样本